一簡多繁辨析之「簷、檐」→「檐」

辨音:「簷」音yán[ㄧㄢˊ],「檐」音yán[ㄧㄢˊ]或dàn[ㄉㄢˋ]。

辨意:

「簷」是指屋頂邊緣突出牆壁之所、覆蓋物體邊緣或突出之處,如「屋簷」、「房簷」、「簷喙」(雕刻的屋簷)、「簷子」(屋舍兩旁用來遮蔽陽光和風雨的部分)、「簷牙」(簷際翹出如牙的部分)、「廊簷」(廊頂突出在牆壁或柱子外的部分)、「風簷」(不蔽風雨的簷廊)、「茅簷」(茅草蓋的屋頂)、「步簷」(屋外的長廊)、「簷馬」(懸掛於屋簷下的鈴,亦稱「風鈴」或「簷鈴」)、「簷溜」(屋簷間流下的水滴)、「簷溝」(屋簷下面橫向的槽形排水溝)、「飛簷」(尾端翹起有如鳥翼開展的屋簷)、「飛簷走壁」(亦作「飛簷走脊」)、「風簷寸晷(guǐ[ㄍㄨㄟˇ])」(形容舊時科舉考試中分秒必爭的情形)、「帽簷」、「帳簷」(舊式蚊帳上面下垂的橫布,主要是為了裝飾,亦稱「帳額」)、「傘簷」、「三簷傘」(舊時官員外出作為儀仗與遮陽用具有三層邊的涼傘)等。

而「檐(yán[ㄧㄢˊ])」則是指屋頂邊緣突出牆壁部分(同「簷」)、覆蓋物體之邊緣或突出部分(同「簷」)、屋外邊壇,如「重檐」(有兩重屋頂的建築物)、「滴水檐」(屋簷供雨水滴下的部分)等。

「檐(dàn[ㄉㄢˋ])」則是指荷擔或背負(同「擔」)、擔子(同「擔」)、肩輿、轎子、量詞(容量單位,通「石」;用於成擔之物,同「擔」),為文言詞,今已不常用。

現代語境中區分「簷」和「檐」,只要記住除「重檐」和「滴水檐」外其餘一般都是用「簷」即可。

文獻連結:

簷 檐
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打開 打開
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打開 打開
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
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打開 打開
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打開 打開

《成語典》 打開 打開
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
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打開 打開

筆順學習 開關 開關

關閉「筆順學習」

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:

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臺、檯、颱、台」→「台」